|
感谢大家的支持和鼓励
这几天在医院里输液,晚上跑回家来,看到各位模友的帖子,感谢大家的支持和鼓励。大家也提出些问题,一并答复如下:
1、楼主今年68岁,1958年进河北队。肯定还有比我更老的前辈在上网,关注航模事业的发展。
2、还是捐赠给将建成的《中 国航空模型博物馆》比较好,涓流可以汇集成江河,起到比较大的作用,众人拾柴火焰高。用实物可以更形象地反映我国航模运动的历史。
3、航模博物馆由国家体育总局、空军装备部、中航工业集团公司筹建,地址在北京《中 国航空博物馆》内。准备提供2000平方米的展厅面积,已经腾空500平方米。计划开馆后的第一次活动为《航空摇篮——航空模型与无人机展(暂定名)》,由中 国航空运动协会、中 国航空学会、中 国航空博物馆共同举办。现在是征集文物阶段,希望得到广大模友的支持。如果有捐赠的意向可与当地航模协会联系。
4、1978年文G后的第一次全国航模比赛在太原举行,我曾有幸前去参观。场面热烈、个个斗志昂扬。风之纹章您保存的这本《1978年全国比赛》技术资料,详尽地记载了当时的技术状况,对推动我国航模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表现了老航模相互切磋技艺、技术交流的老传统,把自己的模型技术特点无保留地展示给大家,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促使我国航模运动水平飞快地提高,不久就接近并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感谢您珍藏了32年!
5、有很多模友可能没有见过这种喷气竞速模型飞行,规定操纵线长度为19.82m,飞8圈是1000m。我记得留有一段1990年喷气模型飞行的录像,待我找到后剪辑下来再发给大家欣赏。
6、是的,现在还留着1959年代的笔记本,其中记录着著名的前苏联飞机设计家 A.C.雅科夫列夫关于航空模型意义的一段文字”
“学习和制作航空模型,肯定的说,它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它使我们理解了空
气动力学的一些基本原理,掌握设计和制造飞机的经验,熟悉当时对我们来讲还
是比较复杂的机械制图。……即使是现在,我们解决庞大的航空事业中的某些问
题,也往往需要靠模型飞机的援助才能获得解决。”
它一直鼓励着老一代航模爱好者,陶考德、薛民献、刘明道……他们就是成功的典范。
还记录着1959年来华交流访问来自捷克斯洛伐克的二级竞速世界冠军(236km/h)斯拉特盖,讲解他的MMSN发动机的工艺制造、模型、螺旋桨的记录。
[ 本帖最后由 信天翁wwz 于 2010-11-19 22:57 编辑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