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cwhere 发表于 2019-12-31 11:48 
用飞控就不错 性能秒杀一切市面上的陀螺 而且现在某牌支持一键3d 以后主流都是飞控 没有**再会用陀螺啦
这个观点不敢苟同,目前主流陀螺仪如mb,金脑,vbar的3d性能远高于飞控,注意这里的3d性能可不是简单的翻一翻摆一摆就能体现出来的,比如高速航线时机体姿态的快速切换,尾巴自旋方向快速切换的稳定性等。就单说尾巴的控制,不可能只是一个简单的pid算法,我朋友最近在玩pix,也可以设定正负螺距,但一摆尾巴就晃得不行,3d陀螺仪虽说硬件简单,但它的算法可是相当牛逼的,比如neo,对尾巴动作有自动优化,螺距补偿,自旋停止等算法,金脑可以对升降和副翼两个方向单独设定两套pid参数防止副翼升降的翻滚速率不一致等。vlink加救机现在2400多一个仍然有不少人在买,而且我发现越是高手,似乎都越趋向于选择neo,随便一个直升机比赛或者活动,现场基本都是清一色vbar(kbar),vbar neo,然后有一些金脑和mb,拿飞控飞3d的高手我没见过。
h1能在无人机模式和3d模式间切换,这是很了不起的创举,其对新手的友好度大大优于传统的陀螺仪,降低了入门的困难。但它在3d性能上,由于我没用过,所以不好评价其3d性能。但mikado,msh,beast这三家做陀螺这么多年,其在3d飞行控制上的技术积累和经验是毋庸置疑的。
|
来自安卓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