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宗旨:分享遥控模型兴趣爱好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查看: 4348|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毒慎入】变后掠翼战机的经典之作 —— F-14 雄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 18:5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cst1992 于 2017-1-22 19:12 编辑

文/图 KID

说到可变后掠翼战斗机,笔者首先想到的是美国海军的F-14雄猫战斗机。这款战斗机是格鲁曼公司(现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根据美国海军20世纪70-80年代舰队防空护航要求研发的,用来替代F-4“鬼怪”的双座超音速多用途重型舰载战斗机,主要执行舰队防御、截击、打击和侦察等任务。


F-14“雄猫”战斗机简介



F-14“雄猫”战斗机于1971年12月首飞,1974年服役,2006年退役。



F-14“雄猫”战斗机是美国在冷战时期为对付苏联远程轰炸机而设计的,主要部署在航空母舰上。它是美国第三代战斗机中火力最强的机种,也是最早具有多目标跟踪和打击能力的战斗机。冷战结束后,美国海军对它进行了改装,配备了精确瞄准和打击系统,参加过海湾战争、巴尔干冲突和伊拉克战争。


下面我们先通过航模来简单了解一下 F-14“雄猫”战斗机的一些基本特征。


F-14“雄猫”战斗机模型


这台F-14“雄猫”战斗机模型是英国航模爱好者鲁道夫的作品,气动外形完全复制了真实的F-14“雄猫”战斗机。


机鼻部分的电子设备


驾驶舱


发动机进气道


起落架









F-14模型的后掠翼结构



通过中间的蜗杆机构带动机翼调整角度


在机尾的喷口设计了两排高亮LED指示灯模拟发动机工作时喷出的火焰,在喷口里面可以看到一台小型涡喷发动机。


由于F-14是一款舰载战斗机,着舰尾钩当属标配。







LED灯效果


F-14尾部视角




除了以上外形特征可以在模型上看到以外,这台F-14还能够发射闪光干扰弹。


机动中变后掠翼


在最后一次降落的时候,由于速度没有把握好,直接导致前起落架在接触地面的时候被折断了。


F-14“雄猫”战斗机模型飞行表演: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 收起 理由
海鲜白 + 2 很全面
想我吗想你 + 2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欢迎继续阅读楼主其他信息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 19: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cst1992 于 2017-1-22 20:29 编辑

其他变后掠翼战机

1. F-111“土豚”战斗轰炸机(美国)




F-111“土豚”(英语:F-111 Aardvark)是一款由美国通用动力于于 1962 年开始设计,1964 年 12 月第一架原型机试飞,1967 年 10 月首批生产型正式交付使用。F-111“土豚”是美国空军与海军联合参与设计案的成品多用途中距离战斗/攻击机。当时空军的设计需求是一架能够全天候、以低空高速进行远程攻击的战术轰炸机,而海军的需求则是一架能够长时间滞空的舰队防空用拦截机。但是开发中的许多问题导致舰载拦截机版本的设计(F-111B)没有实现,F-111最后仅为空军采用。

2. B1-B“枪骑兵”战略轰炸机(美国)




B-1“枪骑兵”(英语:Rockwell B-1 Lancer,或音译为“兰斯”)轰炸机,是美国空军在冷战末期开始使用的超音速可变后掠翼重型长程战略轰炸机,由北美人航空(后与罗克韦尔公司合并,又被波音并购)于70年代研制,在1974年首次试飞,并于1985年服役。因为B-1读作“B-One”而常常被昵称为“骨头”(Bone)。B-1B是其主要的改型,截至2013年仍有至少60架在美国空军服役,亦为美国空军战略威慑主要力量之一。美军LRS-B计划在2020年代中期用B-21轰炸机取代美军现役的B-52轰炸机和B-1轰炸机以及用另一个下一代轰炸机项目(NGB)B-3轰炸机取代美军现役的B-2轰炸机。

3. 米格-23“鞭挞者”战斗机(前苏联)




米格-23战斗机(俄语:Микоян МиГ-23,英语:Mikoyan MiG-23,北约代号“鞭挞者”,Flogger),是苏联米高扬设计局设计研制的可变后掠翼单座单发超音速战斗机,是前苏联第一种重型战斗机,也是阿尔乔姆·伊万诺维奇·米高扬一生中最后一个亲自挂帅的项目。米格-23是20世纪70-80年代苏联国土防空部队的主要装备。有三种主要改型,其中米格-23是原型机;C/MΦ型是制空型;У型是双座教练机;MC是C型的出口型。

4. 米格-27“鞭挞者”攻击机(前苏联)


米格-27(俄语:Микоян МиГ-27,英语:Mikoyan MiG-27),是苏联米高扬设计局在米格-23C基础上研制的变后掠翼战斗轰炸机。原称米格-23Б,后改称米格-27。1969年完成设计,1970年8月20日首飞,1971年开始批生产,至80年代后期停产时共生产了1000多架。米格-27采用液压助力机械式操纵系统,座航两侧装有防弹钢板,可以在粗糙的野战机场起降,可以执行对地攻击和空战两种作战任务,属第2代战斗机。该机曾经出口华约多个国家,印度也于1980年代进口了一定数量的米格-27,并购买了该机的生产许可。


5. 苏-17“装配匠”战斗轰炸机(前苏联)




苏-17是前苏联苏霍伊设计局研制的变后掠翼单座战斗轰炸机,是由固定翼战斗轰炸机苏-7发展而来的。1966年8月2日原型机首次试飞。苏-17的原型机于1967年7月在莫斯科附近的多莫杰多沃机场首次公开展开,北约集团曾给予绰号“装配匠”(Fitter)。生产型苏-17C于1971年开始装备前苏联空军的前线航空兵。苏-17除装备前线航空兵之外,还装备前苏联海军航空兵。

6.  苏-20“装配匠”战斗轰炸机(前苏联)


苏-20是苏-17的出口型。苏-17在苏联服役不到两年便开始向埃及出口。苏-20与苏-17一样均装AЛ-21Ф-3加力涡轮喷气发动机,区别是设备标准降低了,如“警笛”3全向雷达告警器被换成作用范围较小的“警笛”2。出口到阿尔及利亚、捷克和斯洛伐克、埃及、伊拉克、利比亚和波兰。

7.  苏-22“装配匠”战斗轰炸机(前苏联)



苏-22是在苏-20基础上设备进一步简化的出口型。1977年开始向秘鲁出口,然后又销售给利比亚、叙利亚。秘鲁买了48架。苏-22无导航设备,装性能差一些的AA-2“环礁”空-空导dan。秘鲁空军既把它用于对地攻击,又用于空战,但是该机推重比小,不带外挂时推重比仅有0.8左右,故空战性能不太好。

8. 苏-24“剑击手”战斗轰炸机(前苏联/俄罗斯)




苏-24(俄文:Сухого Су-24,英文:Sukhoi Su-24,北约代号:Fencer,中文:击剑手)是苏联苏霍伊设计局(现俄罗斯联合飞机制造集团苏霍伊公司)研制的全天候、超音速、可变后掠翼战斗轰炸机。苏-24在1964年开始准备设计工作,1965年8月24日批准立项,1968年8月7日设计定型,1970年1月17日最后确定型首飞,1974年开始交付苏联空军。它是苏联第一种搭载数字化攻击瞄准/地形导航航电系统的飞机,标志着苏联飞机的火控和电子技术水平上了一个台阶,苏-24的可变后掠翼设计两种模式下使得其能以1马赫速度低空突防或以1.3马赫速度高空突防。苏-24共8个外挂点,能携带8吨重的外挂载荷,包括空空导dan、空地导dan、航空zhadan、火箭弹甚至核武器,具备强大的对地攻击轰炸和一定的空空格斗能力。苏-24总制造数量逾千架,外销阿尔及利亚、苏丹、利比亚和叙利亚,并在乌克兰保有数量,苏-24频繁活跃在苏俄及其引进国大小军事事件中,由于叙利亚的引进和俄罗斯参与叙利亚内战,近几年作为主力打击飞机的苏-24更加频繁的进入人们的视线。
9.  图-22M“逆火”战略轰炸机(前苏联/俄罗斯)




图-22M轰炸机(俄文:Туполева Ту-22,英文:Tupolev Tu-22M;北约代号:Backfire,中文:逆火)是苏联图波列夫设计局(现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集团)研制的超音速可变后掠翼远程战略轰炸机,为图-22的改进型。图-22M在苏联解体时大约生产了370架,其中苏联空军210架,苏联海军160架。在1969年至1993年间,该款机型共生产了约500架。之后由于图-22M维修复杂,加上俄罗斯经济困难,此机于1993年停产。现大概有162架仍在俄罗斯服役。外销方面,从1992年开始,图波列夫公司开始尝试外销此机。印度在2006年购得3架M3型,其他买主可能还有伊朗和中国。伊朗现时为止还没有达成交易。

10.  图-160“海盗旗”战略轰炸机(前苏联/俄罗斯)




图波列夫图-160(俄文:Туполева Ту-160,英文:Tupolev Tu-160,轰炸机项目编号70,Uзделие «70»)是苏联图波列夫设计局(现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集团)研制的超音速可变后掠翼远程战略轰炸机,北约赋予的代号为海盗旗(英文: Blackjack),同时其优雅的外形和俄罗斯空军的白色涂装使其也被赋予“白天鹅”的美称。图-160是世界上最大的轰炸机,同时也装备着世界上推力最强劲的军用航空发动机;图-160旨在替换图-22M轰炸机,并与美国空军的B-1轰炸机相抗衡,后起之秀的图-160速度比美国B-1轰炸机快80%,比B-1轰炸机大将近35%。图-160的航程比B-1轰炸机多出将近45%。1987年5月,图-160开始进入部队服役,1988年形成初始作战能力。图-160的作战方式以高空亚音速巡航、低空亚音速或高空超音速突袭为主,在高空时可发射长程巡航导dan在敌人防空网外进行攻击;担任防空压制任务时,可以发射短距离导dan。此外,该机还可以低空突袭,用核弹头的zhadan或是发射导dan攻击重要目标。



11.  欧洲“狂风”战斗机







“狂风”战斗机是为适应北约组织对付突发事件的“灵活反应”战略思想而研制的,主要用来代替F-4、F-104、“火神”、“堪培拉”、“掠夺者”等战斗机和轰炸机,执行截击、攻击等常规作战任务。“狂风”战斗机是帕那维亚(Panavia)飞机公司(英国、德国以及意大利)研制的双座双发超音速变后掠翼战斗机,主要用于近距空中支援、战场遮断、截击、防空、对海攻击、电子对抗和侦察等。该机于1970年开始研制,1972年完成结构设计,1974年8月首飞,1974年9月命名为“狂风”。该机为串列双座,两侧进气,正常式布局,全金属结构,机翼为变后掠翼,带全翼展襟副翼及前缘缝翼,铝合金整体加强蒙皮,尾翼为全动升降副翼,内置式方向舵,采用电传操纵系统。


3
发表于 2017-1-22 20:23 | 只看该作者
老外玩固定翼真是下功夫了哦
4
发表于 2017-1-22 20:27 |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7-1-22 22:16 | 只看该作者
精彩~!
6
发表于 2017-1-25 10:32 | 只看该作者
非常好看。
7
发表于 2017-1-25 16:14 | 只看该作者
kande看的爽
8
发表于 2017-1-25 20:24 | 只看该作者
真的是玩得精啊!!!
9
发表于 2017-1-27 07:28 | 只看该作者
老外制作的非常逼真,零件加工的也精细。
10
发表于 2017-1-27 16:31 | 只看该作者
总结的真全!!!
11
发表于 2017-1-27 21:11 | 只看该作者
  精彩……一个时代……
12
发表于 2017-1-31 19:27 | 只看该作者
非常赞
13
发表于 2017-2-2 16:12 | 只看该作者
感觉牛逼,肯下功夫就是不一样啊!
14
发表于 2017-2-3 11:08 | 只看该作者
技术真漂亮
15
发表于 2017-2-5 01:16 |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17-2-5 19:02 | 只看该作者
草地伤起落架哦
17
发表于 2017-2-6 09:44 |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17-2-6 15:28 | 只看该作者
nnn
19
发表于 2017-2-14 22:15 | 只看该作者
制作的非常逼真
20
发表于 2017-4-29 16:37 | 只看该作者
66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