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宗旨:分享遥控模型兴趣爱好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yyz2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十年多前,李强国老师和他的学生们研制的4米地效飞行器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3-10-7 12:17 | 只看该作者
航模为国防科研服务

欢迎继续阅读楼主其他信息

22
发表于 2013-10-7 12:40 | 只看该作者
都是老前辈,膜拜。
23
发表于 2013-10-7 12:57 | 只看该作者
航模与科研实践相结合
24
发表于 2013-10-7 14:17 | 只看该作者
400907wyc 发表于 2013-10-7 11:47
702所的冲翼艇在1969年已经开始试飞了。
第一条艇是海模队做的,空模接手安装设备和试飞,也是三角翼冲翼艇 ...

就是在黃浦江试航时我的左手食指被螺旋桨打到,骨折,人被送到医院,手指上的一片肉还贴在垂直尾翼上.

25
发表于 2013-10-7 15:03 | 只看该作者
400907wyc 发表于 2013-10-7 11:33
错!
地面效应飞行器——贴地或掠海飞行——飞行高度不能高。

哦哦,学习了
26
发表于 2013-10-7 16:41 | 只看该作者
值得学习的老前辈们!
27
发表于 2013-10-7 16:42 | 只看该作者
值得学习的老前辈们!
28
发表于 2013-10-7 19:47 | 只看该作者
luyoukuang5imx 发表于 2013-10-7 14:17
就是在黃浦江试航时我的左手食指被螺旋桨打到,骨折,人被送到医院,手指上的一片肉还贴在垂直尾翼上.

垂尾炒肉丝!
29
发表于 2013-10-7 19:50 | 只看该作者
luyoukuang5imx 发表于 2013-10-7 14:17
就是在黃浦江试航时我的左手食指被螺旋桨打到,骨折,人被送到医院,手指上的一片肉还贴在垂直尾翼上.

当时用10CC发动机,启动时在工作船上,发动机工作以后检查舵面动作,都好了,再把它放到黄浦江里,工作船很小,弄来弄去就打到手里。
30
发表于 2013-10-8 08:57 | 只看该作者
我站的姚建东老师也参加了试制工作。
31
发表于 2013-10-8 09:50 | 只看该作者
顶起
32
发表于 2013-10-8 10:25 | 只看该作者
我入模以来在老模友队伍中是一员新兵,从“0”开始学,我们这个队伍是藏龙卧虎之地!是能工巧匠技艺演译的午台!
他们个个是我的老师,我要向他们好好学习!

33
发表于 2013-10-10 14:14 | 只看该作者
加油吧。
34
发表于 2013-11-17 13:44 | 只看该作者
本人菜鸟,不知道说的对不对。地效飞行器和冲翼艇是有区别的,楼主可以去看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沈海军的论文就知道了!
35
发表于 2013-11-18 07:00 | 只看该作者
zhangxiongsheng 发表于 2013-11-17 13:44
本人菜鸟,不知道说的对不对。地效飞行器和冲翼艇是有区别的,楼主可以去看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沈海军的论文 ...


论文我没有看过。
我的理解是:冲翼艇是地面效应中的一种,气垫船也是利用地面效应。两者都是利用地面效应,但是,它们产生地面效应的方法不同。冲翼艇(船)是利用贴近水面的翼所带来的地面效应,往往在两侧有挡板,减少高压区空气从翼端的泄漏。气垫船则专门用向下的风扇产生大量高压空气,把船抬起来,往往四周有裙边,把高压空气包围住。前者——高速,后者——低速。

36
发表于 2013-11-18 20:28 | 只看该作者
很超前的东西,后来怎么样了?
37
发表于 2013-11-20 07:32 | 只看该作者
回想当时我们上海隊在研究试验的过程中,常碰到遇浪侧翻,飞行高度脱离地效应范围,马力小了起不来马力大了翻筋斗等現像.不知李老师是否碰到过.要是放到現在只要装上一个飞控那是绝对可以成功的.这样就有精力去研究经济性,适用性,作战能力等深层次的问题,为实艇提供更多的参考信息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