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 国老航模联谊会文集
交通大学航空模型研制会与早期航空教育
张汝煐(2010-03-09)
ASC成立宗旨 航空报国
当大片国土沦陷、抗日烽火正旺之时,一批满怀航空报国热情、来自广东、香港、东北、江苏等地的年青学子,在陪都九龙坡交大总校艰苦学习的同时,由航空系二年级郑显基、王学让、周懿荣、马龙章等同学带领,开始制作航空模型。1944年秋,交大航空系46、47、48届的十多位同学,成立了航空模型研制会 (简称ASC),郑显基任会长。当时的系主任季文美、杨彭基等教授以及贾日升助教都十分支持这个社团。ASC的宗旨被表述在日后工作室的一幅标语上:“我们愿尽我们微薄的力量,推行航空教育,培养航空兴趣,阐扬航空知识,以期发展航空工业,使祖国早日踏上富强之路!”
最初的社址在教室附近,距宿舍较远,是航空系从一间实习室里拨出的一个小房间,没有电灯,只得点桐油灯。模型制作材料很难搞到,在杨彭基教授(原中 国滑翔总会滑翔机制造厂厂长)的协助下,经过郑显基、周懿荣两同学的努力,才解决了竹丝、泡桐木、棉纸、乳胶、细橡筋(从弹射绳上拆下)和涂布油;另有少量珍贵的进口轻木;工具则很笨重简陋。
有了工作室、工具、材料、资料,在会员老手的指导下,大家自己动手、热情高涨地开始了制作。做好的一些实体二战名机模型曾参加了重庆市的航模展览,几架能飞的模型飞机还参加了表演赛。
对这一时期ASC的作用,西工大教授薛中擎会员回忆:因当时还未接触到专业课程,故对航空技术和理论,连感性认识都不多。自投入这次制作航模活动,同学们学到了不少航模的结构和飞行原理。试飞中,大家争辩着,调试重心、安定面、方向舵的位置,配置螺旋桨的平衡,改变着安装角、上反角的大小……对同学们学习的帮助,不可低估。
|
欢迎继续阅读楼主其他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