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赛后E信》
谭楚雄给沈阳航院芮小苗院长的信(2006-10-19)
芮院长、刘董事长:
2006年全国航空模型创新比赛和评比高质量的完成了,电动空投和评比是具有创新意义的尝试。对你们的精心筹备和组织表示敬佩,对你们的热情接待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自1951年开始从事航空模型工作,国内外大量事实证明:航空模型运动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很有效的平台。但可惜它难以得到应有的支持,究其原因主要是航空模型运动效益的远期性和转移性,不像升学率那样立竿见影,不像奥运金牌那样轰轰烈烈。人才成长需要较长时间,古人甚至说百年树人,世上重视近期利益者多,看到远期利益者少;航空模型运动辛勤耕耘在学校,开花结果却在社 会,世上重视自身利益者多,关心全社 会利益者少。这是困扰半个多世纪的老问题。有的发达国家情况好些,美国空军免费为航空模型竞赛提供场地,将军们视参加组织航空模型竞赛为荣耀。在中 国,一位团长在事先有协议的情况下可以把全国比赛的队伍拒之机场门外。殊不知大家同是航空战壕的战友,殊不知这里有为航空奋斗一生的知名专家,有准备献身祖国航空事业的热血青年。
正因为这样,我对你们的支持倍感珍贵和亲切。我们深知承办航空模型竞赛的困难,它比一般体育竞赛和学术会议要复杂得多,琐碎得多,甚至还有些不定因素和风险。你们视为国家培养创新型航空人才为己任,在繁忙建校中付出了巨大的精力、人力和财力而不图回报。为此,作为一个老航空模型工作者,我对你们的崇高精神和努力再次表示敬意和感谢!并请转达对学院为本次竞赛工作付出辛勤劳动的所有师生、志愿者、六建工程技术人员、工人师傅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谭楚雄和几位老航模工作者2006-10-19
沈阳航院芮小苗院长的回信(2006-10-30)
谭老及各位裁判:
你们好!很感谢各位能在百忙之中抽空给我们写了这封信,读过之后我有很深的感触。从信中我读出了各位老专家、老评委对航模比赛的热爱之情。感谢你们对我们做出的工作给予的肯定,但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我们学校第一次承办这样大型的比赛,经验还很缺乏,且我们的新校区正在建设之中,许多设施还不是很到位,对此我们表示很抱歉。我们学校能承办这样大型的比赛是国家体育总局对我们的信任,能得到各位专家评委的支持我们也感到很荣幸,尤其是各位专家评委不顾年高,辛苦工作的身影更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们这种为航模比赛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在同各位老裁判、老评委的接触过程中,各位的人品、素养也深深的打动了我以及我们院师生。大赛虽然结束了,但是各位评委的敬业精神已经牢牢的印刻在每一位参赛队员和工作人员的心中.我们会学习你们这种执着敬业的精神,并将这种精神应用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使航空模型运动再现辉煌!
最后,我们再次对各位裁判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谢意,顺祝各位前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芮小苗2006年10月30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