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标题: 我的IOM Laerke (11月21日增加B帆照片) [打印本页]

作者: triplane    时间: 2011-9-21 08:23
标题: 我的IOM Laerke (11月21日增加B帆照片)
呵呵,拖了许久,总算是有一点可以拿出来交作业的东西了。感谢一直以来各位前辈和同好们的关注,也算对自己的一个期待和目标。这是我制作的第一条1米级竞赛船,肯定还会有不少缺 陷和错误,欢迎各位拍砖指正!
这条船是丹麦模型家索伦 安德森设计的1米级IOM,名为雷尔克。性能不俗,在欧美广受好评。制作设定完全按照IOM建造规则进行,旨在完成一条一定程度上有别于传统E级、但又合乎E级竞赛规则的船,与现有成熟船型进行一些比较。
(, 下载次数: 378)
紧帆器完成,材料:铝棒、自制手拧螺母,1.2毫米牙医钢丝,1.5毫米铜管内固定

(, 下载次数: 382)
滑轮组完成,材料:1毫米碳片支架、1.2毫米钢丝转轴、直径8毫米聚四氟滑轮、直径4毫米不锈钢管间隔、0.5毫米不锈钢片压板

(, 下载次数: 505)
桅座可调支撑,材料:自制手拧螺母,M4 304不锈钢螺丝,不锈钢托架,高密度发泡衬垫

(, 下载次数: 443)
船壳,0.3玻璃布3层,E51环氧树脂

(, 下载次数: 380)
肋板、隔框基本到位

(, 下载次数: 356)

(, 下载次数: 321)
前舱细节

(, 下载次数: 390)
中间肋板上的防水开关、桅座可调支撑、循环线导线管……肋板中线开的半圆形孔是为了让舱内贯通,方便排出舱内积水。

(, 下载次数: 367)
来自帆船界老前辈的鼎力支持,提供专业级别工艺精湛的稳向板……全重仅65克! 旁边是自己新做的几个小玩意儿,其中废旧锉刀的用途暂时保密:em05:

(, 下载次数: 372)
舵轴套和主帆缭绳支柱(sheet post)用直径5毫米的薄壁铜管+车制堵头做成。缭绳支柱的车制件倒成喇叭口形,仔细修去毛刺,避免割伤缭绳

(, 下载次数: 324)
装上去看看效果~

(, 下载次数: 375)
整体套箱:前部为桅杆座套箱,后部为稳向板套箱(层板包覆玻纤的套箱),前下部可见桅杆底部横销,这样做可以避免桅杆直接与船底接触,将应力均匀传递到整个结构上。套箱两侧用层板制作V字形支撑结构,并连接船舷两侧的侧支索固定点。

(, 下载次数: 337)
舵轴套效果

(, 下载次数: 378)
装上超级稳向板看看效果:em07:

(, 下载次数: 398)
整体效果。接下来就是舵机和收索机的安装了……所有木质结构全部涂刷清漆,以期达到防腐效果

(, 下载次数: 375)
后续报道即将发布,敬请期待

(, 下载次数: 403)
舵片完成:2层2.5毫米轻木+神秘的锉刀做成的舵轴:em15: ,2层玻纤布+环氧

(, 下载次数: 382)
可以看到舵的剖面形状(NACA对称翼型),后缘厚度做到了0.15毫米……

(, 下载次数: 300)
舵系

(, 下载次数: 357)
推拉杆使用了耐腐蚀、弹性好的2毫米碳杆,连接使用快速链接器和球头

(, 下载次数: 352)
自制的摇臂,2毫米环氧板和轴挡

(, 下载次数: 320)
装上看看……
截至9月27日,舱内设备安装调试已经完成。接下来就可以进行甲板的铺设工作了。贴几张图上来……
(, 下载次数: 372)
为了获取更低的重心,同时解决循环线基线的问题,收索机采用了倾斜安装的方式,尽可能接近船底

(, 下载次数: 322)
另一个角度看。导向滑轮组正对循环线出口的导管

(, 下载次数: 390)
全部舱内设备一览无余……

(, 下载次数: 292)
全貌

(, 下载次数: 419)
大概有个样子了:em05:

[ 本帖最后由 triplane 于 2011-11-21 21:59 编辑 ]
作者: triplane    时间: 2011-9-21 08:42
标题: 占个坑
这条船打算完全按照IOM规则建造,使用铝合金桅杆和驶风杆。主要是考虑整根材料方便获取,可以直接开孔,另外IOM的循环线布置方式也不利于驶风杆连带缭绳保留在甲板上的拆解方式,所以驶风杆上也要打孔挂缭绳挂钩。(拆卸的时候连帆带桅杆和驶风杆一起走)
目前船壳内部基本结构已经到位,细节正在逐步完善中,今日会安装收索机安装平台、固定循环线导向滑轮组、侧支索固定点、舵轴固定点等。

[ 本帖最后由 triplane 于 2011-9-21 10:55 编辑 ]
作者: 游手好闲    时间: 2011-9-21 10:41
不错!船有点眼熟。
使用铝合金桅杆?国内好的铝管比碳管还难找
作者: rcspeed    时间: 2011-9-21 11:33
又见更新:em26:
看来你是不准备搞甲板模子了,准备在船体上搭建:em00:

楼主你现在用了2块中间的肋骨板,对以后船型有影响,在船体会出现2条凸出棱,我的建议是切掉肋骨板下面部分,强度绝对够了

(, 下载次数: 326)
作者: zhaosong_qd    时间: 2011-9-21 12:16
船体内任何的粘接都会在船体外侧表现出来
作者: triplane    时间: 2011-9-21 12:17
原帖由 游手好闲 于 2011-9-21 10:41 发表
不错!船有点眼熟。
使用铝合金桅杆?国内好的铝管比碳管还难找

回朱老师:
桅杆和驶风杆是淘宝上采购的6061镁铝合金管材。综合强度、韧性、比重和加工简便性能来看,基本上应该可以满足需要。当然,7字头的铝合金强度更好,但不容易买到需要的规格,价格也贵很多……最主要的是,卖家可以按照要求切割需要的长度,仅这点就方便了很多。
作者: 游手好闲    时间: 2011-9-21 12:41
6061镁铝合金管材很担心,非常担心。
作者: triplane    时间: 2011-9-21 12:50
标题: 回复 地板 rcspeed 的帖子
RC老师的意思是否是指不同材料膨胀系数不同,吸水受潮后会产生尺寸上的形变,从而破坏船壳的平滑?我现在的肋板粘的很结实,再锯掉恐怕有点困难。您看刷两遍清漆保护一下能有所帮助吗?
作者: triplane    时间: 2011-9-21 12:51
标题: 回复 8楼 游手好闲 的帖子
朱老师……咋说得这么恐怖啊?6061很软吗?:em16: :em23:
实在不行,我再换回碳管好了
作者: youlan    时间: 2011-9-21 14:19
好瘦好瘦好瘦,triplane你给我的650图纸胖多了:em25: :em25:
作者: zlm123    时间: 2011-9-21 14:26
呵呵,做的不错,赞一个
作者: rcspeed    时间: 2011-9-21 15:49
原帖由 triplane 于 2011-9-21 12:50 发表
RC老师的意思是否是指不同材料膨胀系数不同,吸水受潮后会产生尺寸上的形变,从而破坏船壳的平滑?我现在的肋板粘的很结实,再锯掉恐怕有点困难。您看刷两遍清漆保护一下能有所帮助吗?

我不是这个意思。
玻璃钢船体有弹性形变的,这个形变是整个船体的形变,但如果撑了2块肋骨板,就改变了先前的形变,还可能把甲板上受力传递到船底了。
就像6楼说的---船体内任何的粘接都会在船体外侧表现出来。除非你的船体做了像竞速艇的船壳一样硬,那你随便撑肋骨
作者: laowan    时间: 2011-9-21 17:18
观帖留名静待成果,对帆船制造知之甚少,不参与讨论但参与学习
作者: triplane    时间: 2011-9-21 17:42
原帖由 youlan 于 2011-9-21 14:19 发表
好瘦好瘦好瘦,triplane你给我的650图纸胖多了:em25: :em25:

呵呵,老外了吧?要是你的650和我的一样瘦,你的浮力根本不够!帆船不是比例模型,直接缩小就OK的
作者: HARRYGONG    时间: 2011-9-21 20:19
据江湖传言楼主是花样出身,手工自然好的没话说,赞一个:em26:
为盼早日能与楼主共浴船河,多嘴几句:
1、既然做了玻璃钢壳就不要完整的肋骨了!RC老师说的对!时间长了船体或多或少会收缩变形,有肋骨的地方就会一棱一棱滴。
2、桅杆的强度非常重要,国外好的选手桅杆强度好到边上完全没有钢丝,在整一个竞赛过程中帆的形状保持的非常好!对操控的帮助颇大。
3、稳向板的横截面一定要在够的情况下越小越好(我指的“够”是指船在3-4米/秒风速时船不明显横移---这是根据经验来判断,如果船体是自己设计的话稳向板的横截面应该是船体满载排水量纵向横截面的1/2为好);
如果楼主确定要做IOM稳向板长度只能做到360cm;
4、压铅建议你跟排水量一样,简单的办法将船壳放在水中,逐步加配重到满意的水线位置就知道该用多少的压铅了;
最后,肋骨上一定要用“透布油”刷过,也可用“赛璐璐”胶水代替,实在没有这2样也可用环氧刷一遍,坚决杜绝木材发霉。
作者: radar911    时间: 2011-9-21 20:26
最喜欢看这种叙事性帖子
作者: 游手好闲    时间: 2011-9-21 20:40
标题: 回复 16楼 HARRYGONG 的帖子
如果船体是自己设计的话稳向板的横截面应该是船体满载排水量纵向横截面的1/2为好);
太好了,终于有了个具体的数据:em00:
作者: triplane    时间: 2011-9-21 20:46
标题: 回复 16楼 HARRYGONG 的帖子
感谢龚老师再次叮嘱!我都记下了……
作者: 老宋    时间: 2011-9-21 20:46
好贴:em26:
明年有上E的念头,这段时间学习中:em15:
作者: x.f    时间: 2011-9-21 23:00
标题: 问一下你的船壳什么怎么做的,你E51的配比是什么,谢谢表面做的很光滑

作者: seanbai    时间: 2011-9-22 00:01
标题: 这条船很漂亮的
楼主手工非常好,支持DIY!看得手痒痒啊。肋骨的问题,楼主可以参考一下这个照片:

作者: jkqiu    时间: 2011-9-22 00:40
又一条淫船即将诞生了:em15: :em15:
作者: triplane    时间: 2011-9-22 18:32
标题: 回复 21楼 x.f 的帖子
您好,船壳都是标准工艺制作的,先用肋板和木条拼出船壳,然后做成阳模,用玻璃布和环氧树脂翻制。当然,如果倒成阴模,则外表更加光滑。
作者: triplane    时间: 2011-9-22 18:36
标题: 谢谢seanbai老兄
Bantock的船完成度很高,Pikanto也好,Topiko也罢,内部结构基本一样。问题是,SailSetc的船(及其他商品船)都是上下船体全部采用模具制造,上下扣接+内部支撑搞定,而我没有做甲板模具,只能采用拼接方式制作,且甲板准备采用0.5毫米玻纤板,必须制作内部支撑框架才能保证甲板的强度。稳向板套箱两侧我的确是打算做成V字型支撑的,这样的结构最稳定。:em00:
作者: seanbai    时间: 2011-9-22 22:14
标题: 明白了,钟兄
另外关于船体的合模方式,一直很喜欢圆弧型过渡的船舷和老瓦简洁的甲板设计,没有胶带,但似乎这两者很难兼得。bantock的船满足前者但是为此做了左右分模,为了做加強在甲板上开了窗,而老瓦则是带棱角的船舷
作者: 捏捂牢滑塌    时间: 2011-9-23 11:08
楼主动作真快手工:em26:
作者: triplane    时间: 2011-9-23 22:59
标题: 回复 27楼 捏捂牢滑塌 的帖子
回蒋Sir
船壳早已在手上了。近期终于偷空开始弄,比较上瘾,每天做到2点钟……
作者: hhhhhhhhhh    时间: 2011-9-24 08:10
楼主老大,今天才24号。
作者: triplane    时间: 2011-9-24 09:29
标题: 回复 29楼 hhhhhhhhhh 的帖子
哈哈,侯兄见笑,笔误笔误,已经改正……
作者: 捏捂牢滑塌    时间: 2011-9-24 11:09
楼主精神可佳期待早日完:em07: 工
作者: Hongfan    时间: 2011-9-24 16:30
小钟这样做下去船体会太重。完美不能失去主要意义!
作者: triplane    时间: 2011-9-24 16:45
标题: 回复 32楼 Hongfan 的帖子
回楼上前辈
目前(差设备安装、甲板和舵)的重量是500克不到一点。我记得IOM规则规定拆除稳向板和压铅以后,船重不得少于1700克?(压铅最小质量2300克,总质量不得少于4000克),桅杆、驶风杆、帆装加起来应该不到400克,那么剩下的重量该去哪里呢……
还望您帮我解惑:em00:
作者: rcspeed    时间: 2011-9-24 18:22
IOM规则规定拆除稳向板和压铅以后,船重不得少于1500克?   压铅最小质量2500克,总质量不得少于4000克
作者: triplane    时间: 2011-9-24 19:05
标题: 回复 34楼 rcspeed 的帖子
报告RC版主,数据收到!即便如此,HULL/RIG加起来也不到这个重量。
作者: hhhhhhhhhh    时间: 2011-9-24 19:53
放心好了,做做重量就上来了,太轻的船也不见得就是好事。楼主你那船壳是直接在阳模上蒙出来的吗?那外表面打磨很磨佯工的。打算用石膏翻个阴模来弄个船壳试试。:em05:
作者: triplane    时间: 2011-9-24 23:42
标题: 回复 36楼 hhhhhhhhhh 的帖子
老侯说的没错,打磨阳模制作的船壳是个苦差事……至于重量,我的理解是用在最合理的地方。预祝你的石膏模船壳制作成功:em00:
作者: jkqiu    时间: 2011-9-25 01:25
搞的我也有做一条的冲动了:em19: :em19:
作者: 清汤    时间: 2011-9-25 22:12
原帖由 triplane 于 2011-9-21 08:23 发表
呵呵,拖了许久,总算是有一点可以拿出来交作业的东西了。感谢一直以来各位前辈和同好们的关注,也算对自己的一个期待和目标。这是我制作的第一条1米级竞赛船,肯定还会有不少缺 陷和错误,欢迎各位拍砖指正!
这条 ...

舵片不配套 换:em15:
作者: triplane    时间: 2011-9-26 08:20
标题: 回复 39楼 清汤 的帖子
水兄,小弟愿闻其详,可否赐教?(技术上的还是审美上的?):loveliness:
作者: 游手好闲    时间: 2011-9-26 10:11
标题: 回复 40楼 triplane 的帖子
是让你上鱼鳍舵!
作者: triplane    时间: 2011-9-26 12:13
标题: 回复 41楼 游手好闲 的帖子
朱老师,谢谢点拨。
不过,我的船上恐怕永远都不会装鱼鳍舵哈!
作者: 清汤    时间: 2011-9-26 12:47
原帖由 游手好闲 于 2011-9-26 10:11 发表
是让你上鱼鳍舵!

正解
作者: aliuge2000    时间: 2011-9-26 13:03
不错。顶个。
作者: elic    时间: 2011-9-26 15:59
又有巨作啊,老钟很投入,很是佩服!
作者: rcspeed    时间: 2011-9-26 16:04
原帖由 游手好闲 于 2011-9-26 10:11 发表
是让你上鱼鳍舵!

说说鱼鳍舵的优缺点吧,我这里没有一个用,不知道为什么?
作者: triplane    时间: 2011-9-26 19:22
标题: 回复 46楼 rcspeed 的帖子
“优点”——可以在没有风的时候摇舵……
没有一个用:因为规则明令禁止摇舵………………
作者: 捏捂牢滑塌    时间: 2011-9-27 08:48
主帆出线孔可以用碳管呀铜的太重啦:em00:
作者: rcspeed    时间: 2011-9-27 09:44
原帖由 捏捂牢滑塌 于 2011-9-27 08:48 发表
主帆出线孔可以用碳管呀铜的太重啦:em00:

建造规则规定船体不能用碳纤维材料,主帆的出线支架很船体是固定连接的,算船体的一部分,所以不可以用碳纤维管的

舵支架的座如果这样多打几个孔就好许多,胶水渗透充分

[ 本帖最后由 rcspeed 于 2011-9-27 09:46 编辑 ]
作者: WXC1987    时间: 2011-9-27 10:48
标题: lz真是好手工羡慕呀

作者: triplane    时间: 2011-9-27 12:19
标题: 回复 48楼 捏捂牢滑塌 的帖子
呵呵。蒋Sir ,我这个是薄壁铜管,非常轻的。比碳管还要轻呢:em00:
作者: triplane    时间: 2011-9-27 12:22
标题: 回复 49楼 rcspeed 的帖子
回老大,下次一定注意!现在看,粘接还是足够牢固的。船甲板还有一层固定呢……
作者: triplane    时间: 2011-9-27 23:38
准备上甲板了,争取十一假期期间进行船体水密试验,找好配平
作者: hkl914    时间: 2011-9-28 00:05
标题: 一点小小的建议
强烈建议方向舵连杆换回钢丝的,这种碳棒的寿命很低,容易分层,风大航行时受力后,和球头扣的连接点容易脱落。连杆的安装也有问题,你现在这样安装在打舵时,整根连杆是弯的,舵打的越大,弯的越厉害,碳棒更容易坏
作者: 游手好闲    时间: 2011-9-28 10:22
红圈处的导管确实是个问题,对舵机和拉杆都不好。
作者: 老宋    时间: 2011-9-28 12:56
还不如把舵机装后面,跟舵的距离尽可能的近,拉杆虚位也小
作者: triplane    时间: 2011-9-28 13:08
标题: 回复 56楼 老宋 的帖子
感谢楼上各位热心提醒!:em00:
老宋,舵机没法装在这条船尾部,原因是后甲板是凹陷甲板,到船尾附近已经很低了,没有安装空间。另外,舵机和电池集中安装在后甲板中部,也是为了减少舱面开口,方便维护更换。
正是因为舵机和舵轴距离较远,所以中间的支撑导管才成为必须。
朱老师和HKL914朋友:
我会再想想办法,尽量减少虚位和弯曲变形。
再次感谢!
作者: zhaosong_qd    时间: 2011-9-28 13:12
朱老师提出的那个地方换成胶管试试,如果碳棒受力弯曲,和金属管的摩擦肯定会增加碳棒的磨损消耗
楼上前辈,这条船的甲板是U形的,甲板外的舵系只有导管,连杆,舵套等
作者: 游手好闲    时间: 2011-9-28 13:41
因为拉杆在前后移动时还会左右移动的,所以换成胶管意义不大。而是要换大点的孔或是椭圆孔。
作者: triplane    时间: 2011-9-28 14:02
标题: 回复 59楼 游手好闲 的帖子
貌似椭圆管是比较可行的解决方案,我试试看!
作者: omoikanesrw    时间: 2011-9-28 21:47
LZ是个相当有行动力的模友  说干就干
看了下舵机……那个管子无论怎么搞都有相对于船体的横向位移,好在帆船舵面受力不大,直接推拉如何?
或者改成拉线的?  但是舵那个地方稍显单薄……
以上个人意见 我还需要多学习

[ 本帖最后由 omoikanesrw 于 2011-9-28 21:52 编辑 ]
作者: triplane    时间: 2011-9-28 23:13
标题: 回复 61楼 omoikanesrw 的帖子
楼上的朋友,舵轴还有上甲板的定位,加上以后就不会单薄啦~:em00:
作者: triplane    时间: 2011-9-28 23:18
标题: 9月28日进度
今天开始铺设甲板……
除了后甲板中间的凹陷部分,其余均已完成,比想象中的顺利了许多。到现在,船体开始越来越接近完成的状态了。后甲板完成以后,便可以开始做喷漆美化的功课,之后再进行最后细节的安装。
(, 下载次数: 194)
做了个透明的检修舱盖……

(, 下载次数: 185)
两侧后甲板到位,全部用的是0.5毫米的玻纤板

(, 下载次数: 208)
前甲板特写

(, 下载次数: 164)
拖鞋底做的防撞垫,提前粘着到位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贴合船首形状,喷漆时用胶带遮盖即可。


(, 下载次数: 184)
按照朱老师的建议,推拉杆导管已经换成了椭圆开口形状,横向受力比原先的不锈钢管有所改善。

(, 下载次数: 205)
后甲板中间的凹陷部分蒙板预先将玻纤板卷绕扎紧,过一段时间以后就会保持在弧形的状态,方便安装。

[ 本帖最后由 triplane 于 2011-9-29 08:09 编辑 ]
作者: triplane    时间: 2011-9-29 08:11
标题: 涂装方案
有一阵子了,一直在煞费苦心的为新船考虑涂装设定方案,个人非常喜欢带有金属光泽的珍珠烤漆,还没想好用单色还是双色,船体用什么颜色,甲板是白还是黄……
作者: hhhhhhhhhh    时间: 2011-9-29 08:24
顶。橘红色了,有好看又醒目:em15:
作者: triplane    时间: 2011-9-29 08:29
标题: 回复 65楼 hhhhhhhhhh 的帖子
呵呵,谢谢老侯一大早来捧场……
比赛的时候留意看过大家的船,总觉得珍珠漆比普通的颜色更漂亮。而全船如果喷涂比较重的颜色(例如我的880),看起来会有点显得沉重……所以这次有些想把船体喷成冰蓝色的珍珠漆,甲板留成白色。估计这样会显得轻盈一点~:em00:
作者: 捏捂牢滑塌    时间: 2011-9-29 09:16
:em26:
作者: 野馬    时间: 2011-9-29 10:56
橘黃色也很顯著
作者: triplane    时间: 2011-9-29 11:11
标题: 上了一半的班,忽然来了灵感
这条船的设计者是丹麦人,恰巧又和丹麦的伟大作家安徒生同名,这便让我对新船的名字忽然冒出了一个念头,为什么不把她命名为“美人鱼”呢?(Mermaid )!
作者: 游手好闲    时间: 2011-9-29 14:48
你不会把他画成美人鱼吧。
作者: triplane    时间: 2011-9-29 16:51
标题: 回复 70楼 游手好闲 的帖子
哈哈!美人鱼露点,一定会被和谐掉……:em20:
所以止于YY吧,船名而已,船名而已
作者: zlm123    时间: 2011-9-29 16:51
美人鱼的名字不错,我喜欢
作者: youlan    时间: 2011-9-29 20:58
:em26: 我的船体也差不多了,等有空就拉去喷漆
作者: HARRYGONG    时间: 2011-9-29 21:00
呵呵!
可以考虑再帆上画个美人鱼,帆就应该是多姿多彩的,即有利于区别其他的船又美观,何乐而不为……
作者: 游手好闲    时间: 2011-9-29 21:24
标题: 回复 71楼 triplane 的帖子
怕露点可以画背影嘛。
作者: rcspeed    时间: 2011-9-30 06:12
舵杆最好用不锈钢丝,碳纤虽然硬但脆,不耐磨:em00:

楼上的建议画背影,后果更严重:em15:
作者: jeffsh    时间: 2011-9-30 08:28
外行看热闹,一个字,嗲
作者: 游手好闲    时间: 2011-9-30 18:42
楼主~上甲板!!!
作者: 老宋    时间: 2011-9-30 19:14
:em15:
作者: triplane    时间: 2011-9-30 19:32
标题: 回复 78楼 游手好闲 的帖子
收到!正在准备中……
作者: Walker    时间: 2011-9-30 19:39
triplane老師,請教下普通非2.4G接收天線怎麼放置才好,是穿在主桅中嗎:em22:
請給個教學圖片:em00:
作者: 游手好闲    时间: 2011-9-30 21:04
标题: 回复 81楼 Walker 的帖子
代楼主回复。手上只有这个图片,红圈里的就是非2.4G的天线
作者: triplane    时间: 2011-9-30 22:41
原帖由 Walker 于 2011-9-30 19:39 发表
triplane老師,請教下普通非2.4G接收天線怎麼放置才好,是穿在主桅中嗎:em22:
請給個教學圖片:em00:

典型的布置方案是:
甲板下面铺设硬质导管,从船尾穿出。接收机天线进入导管前打个结,这段天线需要保持松弛状态。穿出导管的位置可以用热缩管密封。天线末端绑一个钢丝挂钩,用橡皮筋吊在后支索上拉紧即可。
贴一张澳洲名船TS-2的布置图供你参考:em00:
(, 下载次数: 168)
还有一种办法就是穿出甲板后用你常用的动力艇天线套管竖在船尾,就像朱老师贴的图片那样。

[ 本帖最后由 triplane 于 2011-9-30 22:49 编辑 ]
作者: triplane    时间: 2011-10-1 12:41
顺便说一句,碳纤维对无线电信号有较强的屏蔽作用,所以使用碳纤桅杆的E级模型千万不能把天线和桅杆放在一起。
作者: 捏捂牢滑塌    时间: 2011-10-1 17:58
地球人都知道啊!:em05:
作者: triplane    时间: 2011-10-1 19:27
标题: 10月1日更新
忙了一整天,船壳基本算是完成了,择日拿去烤漆:em15:
不多说了,上片片

(, 下载次数: 215)
后甲板凹陷部分顺利粘合

(, 下载次数: 171)
船体大体完工

(, 下载次数: 193)
越来越有IOM的感觉了

(, 下载次数: 177)
由于后甲板中间是弧形的凹陷,弄这个盖子费了不少力气

(, 下载次数: 195)
薄薄的船尾,可见后支索固定点,循环线导向滑轮组和排水孔塞子

(, 下载次数: 183)
主帆缭绳支架、推拉杆导管出口用AB胶整形

(, 下载次数: 189)
喷漆前船壳(不含压铅)全重1013克,比较令人满意。

[ 本帖最后由 triplane 于 2011-10-1 19:36 编辑 ]
作者: x2y4    时间: 2011-10-1 19:56
老哥做的船真漂亮啊!耐心和手艺让我敬佩。
作者: 老宋    时间: 2011-10-1 19:59
:em07: 老钟动作好快
作者: Walker    时间: 2011-10-1 22:14
建議推拉杆导管出口用競速艇的風琴套,防水比較好。。。。:em00:
作者: triplane    时间: 2011-10-1 22:16
标题: 回复 89楼 Walker 的帖子
IOM不行……
你仔细看看出口位置就明白了,容不下那么笨重的东西
我是在内侧用了热缩管,一样的道理:em00:
作者: triplane    时间: 2011-10-3 10:18
标题: 今天去做漆
船壳批了一层薄薄的腻子,修复了最后的细微凹陷,下午去做烤漆。
涂装方案现已确定:全船黑色高光金属漆,深红色文字、线条和图案(包括以后做的帆号),金色或银色美人鱼LOGO!
涂装后将及时贴上照片,各位敬请期待!

[ 本帖最后由 triplane 于 2011-10-3 10:19 编辑 ]
作者: 游手好闲    时间: 2011-10-3 10:27
期待楼主的美人鱼惊艳入水!
出水口盖子阿会使船体超长哇?:em19:

[ 本帖最后由 游手好闲 于 2011-10-3 10:29 编辑 ]
作者: triplane    时间: 2011-10-3 10:32
标题: 回复 92楼 游手好闲 的帖子
十分感谢您的持续关注!
涂装完成离下水的路还远……循环线布置好以后就开始帆装的制作,驶风杆结构与E的不太一样,还有不少东西要去摸索尝试。但我一定会继续努力,争取早日下水试航!:em00:
哈哈,您看的可真仔细!那个船体做好以后含防撞垫是990,不怕的!

[ 本帖最后由 triplane 于 2011-10-3 10:33 编辑 ]
作者: 游手好闲    时间: 2011-10-3 10:39
哇靠~你还真厉害,留了1公分的余地!留太多了,下一条船可不要让那么多哦:em21:
作者: triplane    时间: 2011-10-3 10:58
标题: 回复 94楼 游手好闲 的帖子
:em15: :em15: 收到!其实是船壳翻好以后有点亏……不是故意滴
作者: rcspeed    时间: 2011-10-3 15:53
原帖由 游手好闲 于 2011-10-3 10:39 发表
哇靠~你还真厉害,留了1公分的余地!留太多了,下一条船可不要让那么多哦:em21:

建造规则有规定:碰撞垫至少10mm,为什么你会认为太多?
作者: triplane    时间: 2011-10-3 16:36
标题: 回复 96楼 rcspeed 的帖子
回老大的话,
因为我写的是加上防撞垫以后990(实际上还多几毫米)……您可能误会朱老师的意思了
作者: rcspeed    时间: 2011-10-3 19:13
呵呵,是我阅读不仔细
下一条船可不要让那么多---意思是你让了他 1cm的水线:em15:
作者: 野熊    时间: 2011-10-3 22:19
许久没来这个论坛了,我们这都没合适的水面可以玩,那船都放了一年多落灰。放假3天都没上网,刚才跑回公司处理一下事情,看到钟兄的留言,又是一个大作呀:em26: :em26: 。唉,想。看着钟兄的新作又要完成了,不禁心也有点痒痒的。
钟兄,要不要多做一条呀,俺收购:em19:
作者: triplane    时间: 2011-10-3 23:06
标题: 回复 99楼 野熊 的帖子
哈哈!老兄,你终于浮出水面了哈~
多做一条船,功夫是小事,问题是,就这一条船上的小零碎已经是搜肠刮肚,攒鸡毛凑掸子才凑齐了的哟……
虽说船壳是几乎一半的工程,但千万别小看帆船上的每一个小细节,你不好好做,迟早会给你颜色看:em15:
作者: zhaosong_qd    时间: 2011-10-4 13:57
标题: 回复 100楼 triplane 的帖子
我就好几个半拉子工程:em17: :em17:




欢迎光临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http://www.5imx.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